top of page
搜尋
作家相片Angel Huang

小農碳權交易路徑揭密:友善耕作走向永續發展

3月15日,屏科大社區林業中心和農業部生物多樣性研究所聯合舉辦了一場線上說明會,探討小農是否能夠參與碳權交易。活動邀請了關心碳權交易的農友和相關單位參與,旨在了解農林地的碳匯情況以及農民碳權量測與取得的機制。屏科大森林系教授陳美惠指出,為了展現友善農產品的碳匯價值,他們計劃成立一個平台,串聯小農和企業的ESG(環境、社會、公司治理)專案。通過這個平台,永續生產過程所產生的碳匯可以轉換成碳權,為友善小農帶來更多收益。


透過自然解方,採用永續友善耕作,可增加土壤的生產力,也能增加碳匯。攝影:李育琴

生多所完成農田生態系碳循環量測 慣行農法農田成碳源

農業部生物多樣性研究所的副研究員王經文表示,該所與全台農業改良場、農業試驗所合作,進行了對台灣各生態系碳循環的量測,尤其專注於農田生態系的研究。通過兩次全年的量測,該研究取得了農田生態系是否是碳匯(碳儲存)或碳源(碳排放)的相關數據。


量測結果顯示,使用慣行農法或除草劑的農田都屬於碳源,因為它們不斷地排放二氧化碳。相比之下,採用有機農法、草生栽培、水稻田節水栽培、肥料減量、雜糧及綠肥輪作等方式則能夠增加碳匯或減少碳排放。


王經文進一步解釋道,自然碳匯中的「黃碳」指的是土壤中的有機質。當土壤有機質增加時,表示生物多樣性豐富,生產力較高,反映了生態系的良好功能,這將有助於增加碳匯。


農業部生多所完成農田生態系的碳循環量測,水稻田採友善耕作、間歇性灌排,每公頃一年可有5噸碳匯。攝影:李育琴

農業碳匯:平地造林每年最多可固碳多少噸?

通過量測不同時間點的農田生態系並進行外部性操作,可以獲得增加碳匯或減少碳排的數據,進而轉換為碳權,未來可進行碳抵換的交易。根據環境部的資料,台灣2020年的溫室氣體排放總量為3億噸,其中農業佔1%,約300萬噸。而林業每年有7%的碳儲存量。


生物多樣性研究所副研究員王經文指出,若農地採用草生栽培,每公頃每年約可產生0.5噸碳匯;採用水稻田節水栽培,每年可達0.5至1噸碳匯;若採用間歇性灌排,則可達5噸。此外,樹木是最佳固碳標的,平地造林一年的固碳量約為10至15噸,竹林則約為10至12噸。


個人無法申請碳權 只有法人可進行碳抵換

在碳權交易的討論中,許多教授開設了碳盤查的課程,並且有些誇大了農地碳權交易的潛力。然而,生物多樣性研究所副研究員王經文警告說,「市面上的詐騙集團很多!」目前碳交所僅允許法人進行碳抵換交易,必須透過企業、農會、農民合作社、社區發展協會或基金會等途徑進行,與一般人買賣股票的方式不同。


碳權的發放由環境部負責,依據《氣候變遷因應法》所規定的方法學,農林地若採用外加性操作,例如從慣行農法轉換為草生栽培、有機栽培,或是增加樹木種植等方式,可以獲得增加碳匯或減少碳排的權益,經由符合MRV機制的驗證後,取得碳抵換的額度。


王經文解釋說,碳抵換的MRV機制與目前農地有機驗證幾乎相同,由全國驗證基金會(TAF)負責管理。一旦主管機關公告的方法學確定,法人團體即可提出碳權驗證申請。


王經文提出,友善小農結合企業ESG取得碳權,對農產運銷和農業發展更有效益。圖片來源:王經文簡報

提升農業價值 企業ESG合作才能克服低效碳抵換

王經文指出,農林地的自願性減碳效益並不如預期多,需要累積一定面積才能達到足夠的量。例如,若焚化爐一年排放6萬噸CO2,則水稻田的友善耕作操作面積必須達到1.2萬公頃才能進行碳抵換。此外,平地造林以2000年為基準,之前種植的樹木不列入計算。


考量到農林業取得的碳權額度有限,實際上進行碳抵換交易的效益有限。因此,王經文主張農業碳匯的推動應與企業ESG(環境、社會、治理)結合。


他提出了兩個步驟:首先,鼓勵農民採用友善耕作方式,實現增匯減量的效益,並取得低碳農產品標章,以區隔產品市場。其次,要求企業支持友善農產品,透過取得碳權和ESG,參與永續友善農產品的生產。這樣的農林地碳權推動方向不僅有助於實現淨零排放目標,還對農產品的運銷和農業發展具有更大效益。


參考文獻及圖片來源:


近期熱門文章:



100 次查看0 則留言

Opmerkingen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