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鈣鈦礦科技與豐藝電子近日合作啟動了一項創新實驗,藉由在溫室上方鋪設透光型鈣鈦礦太陽能板,測試其在農業生產中的應用潛力。此實驗名為「蓋亞二號農電共生廠域驗證」,旨在利用鈣鈦礦太陽能板的透光發電特性,同時促進農作物生長和發電效益,開創農電共生新局。
「蓋亞二號農電共生場域」坐落於桃園,並於2023 6月建置完成,截至目前已測試4輪作物耕種實驗,針對不同季節、氣候、光照度進行作物挑選並進行詳細的數據收集與分析。2023年7月至8月,實驗團隊選擇了(中低光照度需求)空心菜、A菜、綠寶石蘿蔓及皺葉萵苣進行測試;9月至10月則專注於(中光照度需求)萵苣;2023年10月至2024年1月間,實驗重點將轉向(高光照度需求)小番茄;而2024年3月至5月,則進行(高光照度需求)小黃瓜的實驗。
為了精確對比鈣鈦礦太陽能板在不同透光率下對作物生長的影響,實驗設置了多個溫網室組別:對照組(頂棚PE布)、實驗組頂棚鋪設AVT10%、AVT20%以及AVT30% 三種透度鈣鈦礦太陽能板。這些組別將提供詳細的數據,幫助研究團隊了解不同透光率下的光合作用及作物生長狀況,從而評估鈣鈦礦太陽能板在農業應用中的可行性與優勢。
透過「蓋亞二號農電共生實驗場域」進行四輪的作物測試,實驗數據結果如下 :
最新試驗結果顯示,作物在透光型鈣鈦礦太陽能頂棚下之場域空間是不影響植物成長階段行為。研究發現,葉菜類、萵苣、小番茄及小黃瓜等作物在此透光型鈣鈦礦太陽能頂棚下的生長、開花、結果及轉紅階段與對照組相無顯著差異,表明這種新型透光鈣鈦礦太陽能板在農作物栽培中的潛力。
這項研究顯示,透光型鈣鈦礦太陽能板有望在農業領域中開創新的應用場景,進一步研究將有助於確認其長期效益及實用性。
近期熱門文章:
Commentaires